11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亦庄海关实现保税仓库货物入库批次同比增长4.75%,进口货值同比增长26.26%,占亦庄辖区进口总额的19.8%。其中,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向周边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供应维修零配件,直接为企业节省异地调拨备件时间成本约14.8万小时,节约物流费用等各类成本1670余万元。

2025年年初,随着北京海关所属亦庄海关辖区2家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正式投入运行,北京亦庄“2家公用型+2家寄售维修型”(以下简称“2+2”)保税仓库互补格局自此形成。据了解,公用型保税仓库是依托成熟仓储网络,承担着大宗商品、普通货物保税存储核心任务,而寄售维修型保税仓库则聚焦集成电路设备维修细分领域,为重点产业提供“专项存储+寄售维修”一体化服务。
面对这两类功能定位、货物类型、风险特点各不相同的监管对象,亦庄海关为突破传统“一刀切”的监管模式,根据两类保税仓库功能区别,“量体裁衣”式定制监管方案,实现海关监管精准度与风险防控能力双重提升。“业务拆分后,监管针对性显著增强,风险防控精准度也同步提升了。”亦庄海关副关长梁岩谈及新保税仓库格局下的监管变化时表示,亦庄海关进一步统筹“严格监管”与“便利企业”的动态平衡,通过定制化服务、智慧化监管和流程优化,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企业。
供图/北京海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刘忠禹配资头条官网
元鼎证券——你的梦想,我们来守护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