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财安
日本是一个岛国,历史文化底子单薄,虽自隋唐开始便拼命吸收中华文化以自补,但其民族性仍不能避免岛国人的狭隘、短视与计算眼前小利等缺陷,与文化雄浑,胸怀广阔,眼光高远的中华民族根本无法相比。日本就好比金庸笔下的铁尸梅超风一样,不懂九阳真经正宗内功却自练九阴真经,最终走火入魔,勉强练成九阴白骨爪,害己害人。晚清民族英雄左宗棠是这样评价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可谓是一针见血。

1853年,美国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江户幕府无力对抗,遂于翌年乖乖地与美国签订不平等的《神奈川条约》,但日本却称之为《日美和亲条约》,以“弱必卑伏”来形容,非常贴切。1871年,实行了13年明治维新的日本改变了落后羸弱的面貌,更成功废除了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自此,日本开启了“强必盗寇”的时代,向北开发虾夷地并将之更名为北海道,正式纳入日本版图,之后于1879年往南吞并琉球,并积极准备侵略朝鲜半岛,同时觊觎正在走下坡路的清帝国。
1894年,日本在击败了硕大无比却腐朽无能的清帝国后席卷朝鲜半岛并侵占了台湾,又得到了2亿两白银的赔款,野心飞速膨胀。日本利用巨额赔款整军经武,增强战争实力,同时发展本国经济教育,为往后的侵略行动做准备。日本原来想连辽东半岛也一起侵吞,但因为俄、法、德三国的干预而功败垂成。俄国还以“还辽有功”为名,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两港,将势力伸入辽东半岛南部(南满)及朝鲜半岛,且在1900年庚子赔款议和后拒不撤兵,长期盘踞南满,对此日本一直怀恨在心。
1904年,日本与沙俄因为争夺中国东北利益的新仇旧恨爆发战争,两国海陆军在辽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一带激战。日俄战争进行了19个月,大出所有人的意料,日本竟赢得胜利。战败的沙俄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半岛,并将辽东半岛的租借地、俄建南满铁路的控制权及库页岛南半部交归日本所有。沙俄的外交地位因而大幅下滑,导致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辗转于1922年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日本一个弹丸之国,在10年间接连击败清帝国与沙俄这两个庞然巨物,国际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民族自信心极大地膨胀,胜利更是冲昏了日本人的头脑,感觉自己能冲出亚洲,向征服中国,称雄世界大踏步挺进。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不予抵抗,导致东北全境及部分内蒙古于3个月内完全沦丧于日本之手。日本不战而胜,野心继续疯狂膨胀,竟食髓知味,把目光再次瞄准俄罗斯人,无视了日薄西山的沙俄已经蜕变成为朝气蓬勃的苏联这个事实。

1939年5月,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集中了7.5万兵力,出动135辆坦克、450架飞机、76门大炮,向驻守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前外蒙)诺门罕地区的蒙军及苏军发起进攻,目的是呼应德国在西方进攻苏联的布局,从而两国会师中亚。不过,日本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忘记了苏联在建国后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重工业建设,早已非昔日的农业国沙俄可比。苏联以朱可夫元帅为统帅,集中了500辆坦克与同样数量的装甲车、900架飞机、540门大炮进行反击,双方反复较量,成为了二战初期最大规模的陆空战争。战争进行了4个多月,结果以日本军队惨败告终。
日本当时的军事战略中存在着“北进论”及“南进论”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针,“北进”战略方针除了侵吞整个满洲地区之外,还指向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及苏联的远东地区,而“南进”则是包括对太平洋地区国家以及美英殖民地的战略部署。诺门罕战役惨败后的日本领略了苏军的强悍战斗力,从此患上“恐苏症”,立即调整军事战略部署,聚焦“南进”计划。日本再次丑陋地演绎了一幕“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狂妄地叫嚣3个月内灭亡中国,主要原因就是在6年前的九一八事变中看透了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德性。日本做梦也想不到,其灭绝人性的烧杀抢虐激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愤慨,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放弃分歧,携手死拼。在毛泽东主席的持久战智慧带引下,中国人民不怕牺牲,不断有组织、前仆后继地与敌人周旋,把日本大批军队与大量资源钉死在中国战场上。
1941年,美国因珍珠港被偷袭对日本宣战,同时以大量物资与武器资助中国军队,中国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队逐渐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从1943年开始,美国领导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采取“跳岛战术”,逐步收复日本所占领的岛屿。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及长崎投下原子弹,濒临灭亡的日本没有选择,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投降。不过,日本人由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败在强大的美国手里,而非中国,更视蒋介石没有要求日本赔偿战争损失为软弱无力,从骨子里不服气。日本这种瞧不起中国的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中国80年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包括新中国40多年来突飞猛进,及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国家的事实视而不见。日本依旧沉浸在发甲午战争与九一八事变“赢麻了”的春秋大梦中,时刻谋算何时再暗算中国翻盘,跟当年诺门罕战役前对苏联的蔑视心态如出一辙。
时至今日,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仍是傲慢强横,不知今夕是何年。早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至今仍死不认错,主要原因便在此,更不排除这可能是她较早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见面时共同谋算好的一个阴谋。回顾历史,1874年,左宗棠曾上书清廷,指出“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实有先见之明。要消除这个肘腋之患,唯一的办法就是趁这次机会好好地将之敲打,一方面使其永远“弱必卑伏”,另一方面起到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断绝其它蠢蠢欲动者的歪念。
元鼎证券——你的梦想,我们来守护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